
本网讯 在3月12日,农业农村部举办了《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后文简称《协定》)工作协调机制启动会。在此次会议上,对《协定》加入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协定》实施的重点内容展开研究并确定,同时强化了部门间的协调协作,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治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会议明确指出,《协定》属于全球渔业治理方面的关键国际文书。我国加入《协定》,是打击非法捕捞活动、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深度参与国际渔业治理、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行动,同时也是提升港口管理水平、构建产业高效能治理体系、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障。
会议着重强调,加入《协定》对加强我国基于港口的打击非法捕捞工作体系提出了更高标准。各地各部门在《协定》实施进程中,要聚焦于涉渔外国籍渔船港口准入、港口检查、违规处置、能力建设等重点环节,建立并完善监管体系,筑牢港口监管的首道防线,提升依靠港口对渔船、人员、渔获进行管理的能力。
会议提出要求,各地各部门需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深化国际合作,做好履约保障工作,切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协定》实施工作。要以加入《协定》为契机,持续完善打击非法捕捞工作体系,大力宣传我国在打击非法捕捞、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举措与实践,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我国负责任国家的形象,为推进我国渔业现代化、促进全球渔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等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中央外办,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有关高校、重点省渔业主管部门、部分社团组织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协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牵头制定,于2009年缔结,2016年生效。在2025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我国加入《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