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受此次寒潮影响,预计在1月23日至27日期间,我国将迎来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会先后下降8 – 12℃。鉴于前期温度相对较高,此次降温幅度较大,可能会对蔬菜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保障蔬菜生产的安全稳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联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以及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并提出了蔬菜应对寒潮的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维修加固设施。要密切留意天气变化情况,提前对蔬菜生产设施进行维护和加固,修补好破损的棚膜。对于老旧设施或者跨度较大、骨架已经变形的设施,需要增设立柱来加强支撑。在温室的采光面覆盖保温被,在内部增设防寒幕,密封好棚室的棚膜,并且配备好加温补光设备。可以在蔬菜行间撒施谷壳灰、草木灰、麦糠等,或者在畦面和蔬菜上覆盖秸秆、稻草等,以此提高地温,减轻低温带来的危害。对于露地蔬菜,可以在田间设置挡风屏障,在植株上覆盖塑料薄膜、无纺布或遮阳网等。
(二)强化水肥管理。在寒潮来临之前,可以对蔬菜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海藻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者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2 – 3次,适度增施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以此提高植株的抗性。在降温期间不宜浇水,避免地温降低从而加重冷害。如果确实需要浇水,要做到“三浇三不浇”,也就是晴天浇,阴天不浇;午前浇,午后不浇;浇小水,不浇大水。雨雪天气容易导致光照不足,要及时对植株进行整植吊蔓,减少植株间的遮挡,适时通风来增加棚膜的透光性,也可以在温室北墙张挂反光膜,增加光照。
(三)及时清雪排水。在雨雪期间,要及时清扫设施顶部及周围的积雪,尤其是在大雪天气时要边降雪边清除,并且加强夜间除雪工作。当棚顶积雪无法及时清除,棚室存在坍塌风险时,要及时破膜保棚。南方露地蔬菜要及时清理疏通围沟、厢沟和畦沟,清理田间的积雪,加快排水,降低菜田的地下水位及土壤湿度。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田块,要加深沟渠或者加挖排水沟。
(四)科学防控病害。在雨雪期间,要控制好设施内的空气湿度,选用烟剂、微粉剂来防治低温高湿病害。寒潮过后,植株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软腐病、霜霉病等病害,要加强对蔬菜病害的监测,科学选择农药并及时进行防控,同时尽快清除田间的死株、病株以及受冻植株,喷洒一次多菌灵、百菌清等低毒低残留广谱性杀菌剂,预防病害的发生。
(五)适时揭被透光。天气转晴后,设施蔬菜要渐进式揭开保温被,防止蔬菜突然见光导致叶片急性萎蔫。如果发生叶片萎蔫的情况,应立即盖上保温被,等植株恢复后再揭开,反复多次直到植株不再萎蔫后再转入正常的揭盖管理。蔬菜出现萎蔫时可以喷施清水或1%的海藻酸溶液。晴天中午要及时通小风以消雾透光。露地蔬菜要适时撤去临时覆盖物,但要注意在冰雪天气结束当天不宜立即撤去,避免冰雪消融引起极端低温。要及时清除植株上的积雪,防止升温后在叶面形成冰凌,造成冻害。
(六)做好抢收抢播。在寒潮来临之前,要抓紧抢收成熟的蔬菜。灾害发生后,要及早采收具有商品性的蔬菜,减少损失。对于严重受冻的蔬菜,在天晴时要抓紧翻犁,等气温回暖后改种小白菜、生菜、芥菜、菠菜、茼蒿等速生类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