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等单位公布了“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针对几个食品安全相关的流言展开辟谣。像“馒头冷冻3天就不能吃了”“常温牛奶保质期长是因为添加了防腐剂”“反季节果蔬添加了过量农药”,这些说法是真的吗?让我们一起揭开真相、粉碎谣言。
别轻信网传“馒头冷冻3天就不能吃了”的说法
有传言称馒头冷冻3天后就不能吃了,原因是担心即便馒头被冷冻,里面仍会生长霉菌。那么在冷冻条件下,霉菌还会生长吗?我们在超市看到的那些速冻食品,难道都存在安全隐患吗?下面来听听专家的解读。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在冷冻条件下,霉菌很难产毒。我们在超市能看到很多速冻食品,它们在 -18℃ 下的保质期可达 12 个月。不过,如果把馒头放在 0 – 6℃ 的冰箱冷藏室里,霉菌会缓慢生长。比如过个五六天甚至一个星期,就会看到馒头表面长出一些小霉点。这是因为每种霉菌生长的条件要求不同。网上传言说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错误的,因为黄曲霉需要在比较温暖的环境下才能产毒。所以,如果我们打算在两三天内吃完馒头这类食物,可以把它放在冷藏室,也可以放在室温下;但如果想长时间保存,就一定要把它放在冷冻室速冻起来。
味精是化工产品,对人体健康有害?
有人认为味精是化工产品,对人体健康有害。而事实是,味精是以碳水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味精对人体健康有害。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指出:很多人觉得味精是化学合成的,这种说法不对。味精最初是从食品中提取出来的,是日本的一位教授从海带里提取出了这种成分。实际上,食品里到处都含有类似味精的成分,确切地说是谷氨酸(一)钠或者叫谷氨酸单钠这种物质,它属于氨基酸的范畴,只是氨基酸加了一个钠离子。大家都知道氨基酸是很有营养的,蛋白质就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所以完全没必要对味精感到恐惧。不过,任何东西都有合适的用量,味精也不例外。少量放味精能让食物味道更鲜美,但如果大量放,就会带来过多的钠,一克味精大概相当于三分之一克的盐。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不适合添加味精,因为他们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还未达到成人水平,一下子摄入过多的一种氨基酸,有可能造成氨基酸平衡的紊乱。
注意啦!这些流言是否曾经误导过你?
这份榜单中,还有哪些与食品安全和健康密切相关的流言需要澄清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有人说添加抗结剂亚铁氰化钾的食盐有毒不能吃。
实际上,亚铁氰化钾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食盐抗结剂,在日常烹饪温度下不会分解,按照相关标准在食盐中合理使用是安全的。
有人称反季节水果蔬菜会使用大量农药,吃了有害健康。
真相是,反季节果蔬是通过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等手段生产的。无论是应季果蔬还是反季节果蔬,在进行农药病虫害防治时,只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要求,食用就是安全的。
经常喝咖啡会导致贫血吗?
事实是,咖啡只影响非血红素铁(如谷物和蔬菜中的铁),对血红素铁(如肉类中的铁)没有影响。合理膳食并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就可以确保充足的铁吸收,所以咖啡并不会导致贫血。
有人说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有助于抗癌治疗。
实际上,长期生酮饮食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比如增加肾脏负担和导致营养不良。癌症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应该盲目采用生酮饮食。
复原乳是“假牛奶”吗?
其实,复原乳是指将干燥或者浓缩的乳制品与水按比例还原后得到的乳液,它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乳制品原料,并非假冒伪劣产品,同样能够为人体提供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