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全力促进中草药与动物绿色生产深度融合

行业动态

全力促进中草药与动物绿色生产深度融合

阅读数:12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本网讯 12月21日,在中国农业农村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其老科协委员会的鼎力支持下,中国中药协会于重庆市梁平区成功举办全国中药材与动物健康养殖发展大会。此次大会特别邀请到翟虎渠院士、印遇龙院士、毛振宾院士、王维义院士、张同存院士、郭巧生院士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中药材与中国特色健康养殖的融合发展新路径。

  中国中药协会中兽药与饲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戴小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此次大会的核心目的在于倡导开放、平等、民主、包容、创新、互助、互利和团结的精神。通过协会积极组织各方力量,搭建产学研政银融合共享的优质平台,为中药材+饲料+兽药+养殖+食品+健康的系统提供科技创新赋能的绿色科技解决方案。旨在打通种植养殖加工、产前产中产后、植物动物微生物、生产加工消费、农食医药健康之间长期存在的横向产业鸿沟与技术隔离,实现多要素聚集、多主体融合、多渠道培育、多维度支撑体系建设,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一体化的跨界发展命运共同体,从而助力我国农业强国建设和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积极探索健康导向型农业发展新模式,全力建设现代农业新经济体系,引领新时代农业迈向新高度。

  大会一致认为,中药材与畜牧业自古以来就是承载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要事业。中医药在我国古代农业和传统畜牧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关键作用,是华夏大地千万年来保障人民健康、食品安全、环境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

  大会明确指出,在以健康为基本目标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中草药(包括天然植物提取物)+饲料+中兽药+动物养殖+食品+健康的理论创新、产业创新、生产创新、经营创新、科技创新,已不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效用和产业发展问题,而是一场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科学思维逻辑的深刻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人文情怀与精神的生动表达与体现,更是科技赋能的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大会着重强调,大力推动中草药资源利用与动物绿色生产的有机融合,是实施国家禁抗限抗减抗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动物绿色生产、确保人民食品安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建设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这不仅是实现饲料产业升级换代、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环境增绿、政府增税、人民健康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这也是用中国人的办法保障中国人民的营养健康,推动中国食文化与中国健康文化走向世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战略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

  大会积极倡议,在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精华的坚实基础上,大力发展可饲用中草药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体系,努力补齐生产链、延长产业链、融入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种、养、农、食、医、药一体化协同发展。一要深刻认识中药材+健康养殖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多重意义、价值与显著优势,在中药材+饲料+兽药+养殖+食品+健康的系统框架下,全力促进中药材与健康养殖产业链的深度整合,实现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农业与健康产业的有机融合、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循环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地方优势、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路径。二要大力支持各方主体搭建产学研政银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社会相关方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开展中药材与健康养殖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新模式的示范推广,推动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加速产业升级迭代进程。三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中药材与健康养殖产品的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工作,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围绕“资源、专利、标准、产品、品牌、文化”六大矩阵战略,进行系统的品牌建设规划与市场开拓,全面提升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四要切实加强中药材与健康养殖领域的人才队伍培养和创新能力建设,在各级农专恢复中兽医药专科教学,在涉农高校恢复中兽医药本科专业、硕士和博士培养点,在中央和省级农科院恢复中兽医药研究所,在各级农技推广系统设置中兽医官,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东莞菜篮子  荔枝出花率超 90%,“观音绿”有望迎丰收大年
标签: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