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高油高产大豆开辟“新赛道”,助力国产大豆价格企稳回升

行业动态

高油高产大豆开辟“新赛道”,助力国产大豆价格企稳回升

阅读数:7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支持发展高油高产品种”。黑龙江等省份积极响应,着力加大对高油高产大豆种植的政策支持力度,扩面增产成效显著。国产大豆在满足国人食用需求的同时,成功开辟饲用油用“新赛道”,进一步扩大了消费空间,这对促进国产大豆供需平衡、推动豆价企稳回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生产供应方面来看,国产高油大豆扩面增产效果十分明显。2024年,全国多个省份出台专项资金补贴政策,大力推广高油高产的优质品种大豆种植。以黑龙江为例,该省对省内种植高油高产大豆的实际生产者给予高油专项补贴,粗脂肪含量≥21.5%且<23%的补贴标准为42元/亩,粗脂肪含量≥23%的补贴标准为50元/亩。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国高油高产大豆种植面积达到3437万亩,占大豆总面积的22%,其中东北四省区种植面积为2958万亩,比上年增加了631万亩。相较于传统高蛋白大豆,高油高产大豆的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带动国产大豆平均单产持续增长。例如,今年黑龙江部分主产区高油大豆亩产达到200多公斤,与世界大豆平均单产235公斤已相差不大。这也是今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总产仍能保持在2050万吨以上的重要原因。 

  从加工转化角度而言,国产大豆饲用油用数量显著增加。长期以来,由于国产大豆蛋白质含量较高,主要用于食用;而与进口转基因大豆相比,国产大豆的油脂含量偏低。因此,多年来国内市场形成了国产大豆主要用于豆制品加工、进口大豆主要用于压榨加工的稳定格局。国产大豆每年约有1600万吨左右用于食品及蛋白加工,仅有100万吨左右用于榨油和饲用。自2022年以来,尤其是今年高油高产大豆扩面增产后,国产大豆含油率提高,价格也有所回落,油用饲用的性价比大幅提升,极大地调动了企业采购压榨国产大豆的积极性。有黑龙江国产大豆压榨企业表示,现在国产的高油大豆含油率普遍能达到20%以上,与进口美国、巴西大豆已无“品质差”,在与进口大豆到港价相近的情况下,就地压榨转化甚至还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目前,黑龙江主要油厂均已开机压榨,此外,前期不少黑龙江高油大豆流入吉林、辽宁甚至河南、湖北等地小油厂。预计今年国产新季大豆市场化压榨量将达到200万 – 300万吨,明显高于常年水平。随着后期加工支持政策的出台,预计国产大豆压榨量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从市场走势分析,国产大豆供需趋于平衡,价格将企稳回升。近几年,我国每年饲用油用压榨的大豆量约9000多万吨,市场规模达几千亿级。近三年,我国大豆产能和自给率明显提高,大豆产量稳定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在更好地保障食用需求的基础上,一部分国产大豆需要进入饲用油用市场,才能有效巩固大豆扩种成果。今年,国产高油大豆成功开拓了压榨加工“新赛道”,并开始与进口豆展开直面竞争和替代,这为原有国产传统的高蛋白大豆腾出了食用市场空间。若按照高油大豆占国产大豆总面积的两成多简单估算,将有约400万吨高油大豆进入压榨加工领域,剩余约1600万吨的供应刚好与国产大豆的食用及蛋白加工需求量基本持平,这将为国产大豆价格形成稳定的基本面支撑。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黑龙江国产高油大豆进入压榨仍有利可图,开机率明显高于常年,高油大豆采购持续进行,价格保持基本平稳;对于国产蛋白大豆来说,随着高油大豆的加速消化,供给端压力明显缓解,而终端需求保持刚性,特别是临近“双节”,下游消费季节性增加,销区市场有补库需求,价格有望企稳回升,高蛋白大豆有可能迎来一波上涨行情。 

东莞菜篮子  2024年秋防免疫评估与动物防疫检疫互观互学工作顺利收官
标签: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