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草原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自“十四五”以来,我国不断推进草原修复治理工作,每年种草改良面积稳定保持在4000万亩以上,退化草原面积减少了近7亿亩。
草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十四五”以来,其修复治理进程显著加快。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维持在50%以上。我国制定了林草种苗发展规划,建设了60万亩草种繁育基地,草种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多年生生态草种供给能力达到2万吨。
“国家林草局会统筹草原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行分区施策、分类管控、分级治理的策略,扩大草原面积,提升草原质量,盘活草原存量。”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唐芳林称,国家林草局还会积极推动现代草业发展,加强草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草原高水平保护和草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