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召开的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指出,要积极探索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乡村振兴的投融资机制,充分激发乡村振兴的动力与活力。农村的文化、土地、房屋等资源,常常处于“沉淀、闲置、沉睡”的状态,怎样激活这些资源,赋予它们新的功能和价值,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自2023年11月起,笔者担任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上蒋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亲身经历了该村从“后进村”转变为“先进村”的蜕变过程,深刻体会到优化布局、合理利用、招引产业以及开展社会合作对于盘活乡村资源的重要意义。
优化布局是提升村庄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进一步整合村庄空间,解决资源浪费和功能重叠的问题,进而激发乡村发展的综合效益。以上蒋村为例,以农村文化礼堂为核心,将便民服务中心、零废生活馆和老年食堂等场所进行有机串联,实现了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功能的精准匹配。经过系统规划,原本闲置的农房被改造成公共服务设施,村庄环境从杂乱无序变得整洁有序。这种科学的布局,不仅让村民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公共服务,还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理利用是乡村资源配置的关键所在,更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上蒋村通过盘活闲置资产,以普惠的方式满足了“一老一小”的需求。比如,老年食堂为老人提供了用餐和休闲的场所,“四点半学堂”解决了儿童课后托管的难题。与此同时,零废生活馆和健身房等设施,不仅引导村民践行绿色生活理念,还丰富了乡村的生活场景。通过精准把握民生需求,这些闲置资源得以高效转化为公共服务,既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也大大提高了乡村的吸引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盘活乡村资源的关键环节。上蒋村以“美食 + 直播”作为双产业链,充分挖掘本地的资源优势。一方面,美食产业通过改造闲置农房,打造出天空之城露营基地和幸福小吃街等特色项目,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80余万元的经济增收。另一方面,村播经济让普通村民成为了“新农人”,通过直播平台推广本地特产,成功打响了乡村品牌。这种模式有效地整合了乡村文化和现代技术,既创造了经济价值,也为乡村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动力。
社会合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能够通过引入外部资源和力量来弥补乡村发展的短板。上蒋村以文化活动为纽带,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共同举办“上蒋村晚”等节庆活动,增强了村庄的文化氛围。同时,在外优秀人才积极参与,通过资金捐助和资源整合,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合作不仅吸引了外来游客和资金,还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形成了乡村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上蒋村的实践充分表明,优化布局、合理利用、招引产业和社会合作是盘活乡村沉睡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规划和多方参与,村庄从资源闲置的状态转变为充满活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未来,乡村振兴仍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结合乡村特色,凝聚多方的智慧和力量,推进资源的精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绘就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画卷,打造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