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冬之际,湖北省嘉鱼县新街镇呈现出一番别样景象,许多蔬菜都“住”进了温室大棚。
沙湖岭村村民杨启生家种的花椰菜仍在露天大田里,但他却丝毫不慌。“大家瞧瞧,这花椰菜圆滚滚的,长势多好啊。”杨启生信心满满地说道,“这是新品种,更耐寒,生长周期也更短。一年能种三季,比普通品种多一季,平均每亩能增收4000多元呢。”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这些新品种源自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由嘉鱼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组建,通过产学研协同,开展蔬菜良种的研发、繁育和推广工作。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考察。他走进田间,仔细察看蔬菜的长势,详细询问蔬菜品种、种植技术以及销售等情况,并勉励当地干部群众要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把蔬菜种植这一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好,让更多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嘉鱼县紧紧围绕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内温暖宜人,各类蔬菜生机勃勃。副院长丁美顺介绍:“实验室配备了智慧管理系统,能够实时掌握蔬菜的生长状况,智能分析干湿情况、营养参数等。目前已筛选、培育出20多个具备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等特性的蔬菜新品种。”
嘉鱼县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也在不断延长蔬菜产业链。当地推动蔬菜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着力提升产业附加值。
走进湖北省嘉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上一罐罐野藕排骨汤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嘉鱼莲藕有着悠久的生长和种植历史,公司开发了藕带、莲子、野藕汤、野藕粉等多种产品。”公司总经理唐攀介绍道。
嘉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农文旅进行结合,把藕塘打造成了旅游“打卡”点。该公司流转了附近600多亩藕塘,打造“湖地野藕生态园”,开发了观荷、采莲、挖藕、主题研学等项目,并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
作为全国蔬菜保供的重要生产基地,嘉鱼县已集聚了4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多个蔬菜品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等认证。嘉鱼县正锚定蔬菜产业,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500余亩的绿色食品产业园,还引进了集交易展示、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农储智慧农博城项目。
“我们将坚持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助力腾飞,进一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嘉鱼县委书记王永表示。